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僚出城观秋稼…盛事以俟采诗者

长安铜雀鸣,秋稼与云平。玉烛调寒暑,金风报顺成。
川原呈上瑞,恩泽赐闲行。欲反重城掩,犹闻歌吹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古代丰收季节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繁荣时代的赞美和对民间生活的关注。

首先,“长安铜雀鸣,秋稼与云平”,这两句描绘了长安城里铜雀的鸣叫声,象征着国家的太平盛世。同时,秋天的庄稼长势喜人,与云彩平齐,暗示着丰收的景象。

接着,“玉烛调寒暑,金风报顺成”,这里用“玉烛”比喻皇帝的恩泽,能够调节寒暑,带来风调雨顺。而“金风”则指秋天的风,带来了丰收的好消息,预示着一切顺利。

“川原呈上瑞,恩泽赐闲行”,这两句描写了山川平原上呈现出的吉祥景象,皇帝的恩泽让百姓能够悠闲地行走,享受这和平繁荣的时光。

最后,“欲反重城掩,犹闻歌吹声”,作者想要回到城市中,但城门已经关闭。尽管如此,他还能听到城外的歌声和乐声,说明百姓们仍然在庆祝丰收,生活的喜悦无处不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以及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一个繁荣和谐的社会图景,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美好与幸福。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