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行
君不见四更五更月,杜宇口流望帝血。
何为生子寄别巢,毛羽摧残悲哽咽。
将亡皎皎贾廉名,而今怨望未休歇。
天运自古有废兴,金瓯屹然亦伤缺。
尧舜受禅夏商衰,夷齐孤竹如敝鞋。
且须有酒拚颜赤,莫向东风空戚戚。
何为生子寄别巢,毛羽摧残悲哽咽。
将亡皎皎贾廉名,而今怨望未休歇。
天运自古有废兴,金瓯屹然亦伤缺。
尧舜受禅夏商衰,夷齐孤竹如敝鞋。
且须有酒拚颜赤,莫向东风空戚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借杜鹃鸟(杜宇)的悲鸣,讽刺了虚伪的政治道德和世态炎凉。
开头用杜鹃啼血的典故(传说杜鹃是古蜀王望帝所化,叫声凄厉似吐血),暗喻那些表面上高喊忠诚节义、实则虚伪投机的人。他们像杜鹃一样把幼鸟寄生在别的鸟巢(暗指依附权贵),最终羽毛凋零(失去尊严),只剩悲泣。
中间直指这类人沽名钓誉(“贾廉名”指虚假的清高名声),即便朝代更替(“天运废兴”指政权交替)也改不了抱怨的嘴脸。诗人举例:尧舜禅让是美德,但夏商照样灭亡;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孤竹”指他俩),如今谁还记得?像破鞋一样被时代抛弃。
最后两句是辛辣的讽刺:与其装模作样忧国忧民(“向东风戚戚”),不如痛快喝酒脸红,活个真实。
全诗核心是撕破封建时代“忠臣孝子”的虚伪面具,揭露名利之徒的投机本质,语言犀利如刀,既有历史反思(尧舜/夏商对比),又有对现实的嘲讽(借酒浇愁比假清高强)。杜鹃、金瓯(国家)、敝鞋等意象生动,让抽象的道德批判变得可感可触。
赵友直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