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

游丝弄晚,卷帘看处,燕重来时候。正秋千亭榭,锦窠春透。梦回褪浴华清,凝温泉、绛绡微皱。芳阴底,人立东风,露华如昼。
宜酒。啼香泪薄,醉玉痕深,与春同瘦。想当年金谷,步帷初绣。彩云影里徘徊,娇无语、夜寒归后。莺窗晓,花间重携素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月上海棠》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美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感悟。

诗的开篇,诗人用“游丝弄晚”来形容傍晚时分飘动的柳丝,营造出一种轻柔、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卷起帘子,看到燕子归来,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随后,诗人描绘了秋千、亭榭等场景,这些细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春意的花园中。

诗中,“梦回褪浴华清”一句,通过梦境般的描写,展现了华清池的美丽和温泉的舒适。诗人用“绛绡微皱”来形容温泉中微微皱起的红纱,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感。

在“芳阴底,人立东风,露华如昼”这句中,诗人站在芳香的树荫下,感受着东风的轻拂,露水在月光下如同白昼般明亮。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

接下来,诗人通过“宜酒。啼香泪薄,醉玉痕深,与春同瘦”这几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春光的感伤。诗人用“啼香泪薄”来形容花瓣上的露水,如同泪水般脆弱,而“醉玉痕深”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深情与沉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当年金谷”,即金谷园的美景,描绘了步帷初绣的场景,展现了昔日的繁华与美好。诗人徘徊在彩云影中,娇羞无语,夜寒归后,这一系列描写充满了浪漫与遐想。

最后,诗人用“莺窗晓,花间重携素手”来结束全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莺鸟在窗前歌唱,诗人与心爱之人在花间重逢的场景。这一结尾充满了温馨与美好,表达了对爱情和自然的无限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月上海棠》通过对春日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感悟。诗中充满了浪漫与遐想,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爱情的向往,让人感受到一种诗意与美感。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