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题天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神秘。
首联“日日青鞋踏白沙,未应泛艇即灵槎”,描绘了诗人每日漫步在白沙之上,虽然没有乘船,但心境却如同乘坐仙舟般超脱。这里的“灵槎”暗指通向仙境的船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心灵的自由。
颔联“雨溪清越鸣哀玉,风蔓蜿蜒动暗蛇”,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声音和动态。雨后的溪流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哀伤的玉器在鸣响;风吹动藤蔓,仿佛暗中的蛇在蜿蜒爬行。这些意象不仅生动形象,还赋予了自然以灵性和神秘感。
颈联“晓润芝𥰭挑秀茁,午香茶灶煮苍芽”,则转向了植物的生长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清晨的露水滋润着芝草,使其茁壮成长;中午时分,茶灶上煮着新鲜的茶叶,散发出阵阵香气。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勃勃,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腻感受。
尾联“玲珑仙客知何在,千古烟霞自一家”,是诗人对仙境和自然的终极思考。玲珑的仙客究竟在哪里?千古以来的烟霞美景,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成为一家。这里的“烟霞”象征着自然的美景和神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向往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诗中的意象生动形象,语言清新自然,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神秘的仙境之中,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舒亶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