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二

白足提篮上菜场。
残瓜晚豆费周章。
信知菰笋最清肠⑴。
幼女迎门饥索饼,病妻⑵扬米⑶倦凭筐。
邻厨风送肉羹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浣溪沙》描绘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平凡日子里的辛酸与温馨。

第一句“白足提篮上菜场”,写的是主人公赤着脚,提着篮子去菜市场买菜。这一细节透露出生活的简朴和艰辛。接着,“残瓜晚豆费周章”,意思是他在市场上挑选一些剩下的瓜果和过季的豆子,费了不少心思。这里可以感受到主人公为了节省开支,精打细算的生活态度。

“信知菰笋最清肠”一句,提到菰笋是一种清淡的食物,适合清肠。主人公选择这样的食物,可能是为了家人的健康,也可能是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只能选择最简单的食材。

接下来的“幼女迎门饥索饼”,描写了主人公回到家后,年幼的女儿迎上来,因为饥饿而急着要吃的。这一场景让人感受到孩子的天真无邪,同时也让人心痛于生活的艰难。

“病妻扬米倦凭筐”则描绘了患病的妻子正在筛米,显得疲惫不堪,只能靠着筐子支撑身体。这一细节让人感受到妻子为家庭的付出和她的虚弱。

最后一句“邻厨风送肉羹香”,写的是邻居家飘来肉羹的香味。这香气与主人公家的清贫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提醒他生活的差距。然而,这香气也带来了一丝温暖的想象,或许让主人公对未来有了些许期待。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普通家庭的生活困境,既有辛酸,也有温馨。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那些微小却真实的瞬间,以及人们在艰难中依然坚持的勇气和希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