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山十咏·高峰塔

高塔列远岑,亭亭几百载。
铃声答夜风,轮影落沧海。
闲云伴危级,曙日平烟彩。
欲下生暮愁,千山闭轻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武林山十咏·高峰塔》描绘了一座古老的高塔在自然中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写高塔矗立在远方的山岭中,已经屹立了几百年。这座塔仿佛是一个沉默的见证者,经历了无数岁月的风雨。接着,诗人写到夜晚的铃声与风声相呼应,塔的影子映照在辽阔的海面上,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然后,诗人描绘了白天的景象:悠闲的云彩飘荡在塔的周围,朝阳升起时,烟雾被阳光染上了绚丽的色彩。这些自然元素与高塔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当诗人准备离开时,暮色降临,千山被轻薄的雾霭笼罩,仿佛关闭了通往远方的路。这种景象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高塔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象,又有细腻的情感流露,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梅询

(964—1041)宋宣州宣城人,字昌言。太宗端拱二年进士。真宗时为三司户部判官,屡上书论西北兵事。坐断田讼失实,降通判杭州。迁两浙转运副使,判三司开拆司。坐议天书,出知濠州。后历知数州,累官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知审官院。以足疾出知许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