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惨惨霜林冬欲尽。
又是溪梅寒弄影。
矮窗曲屋夜烧香,人已静。
灯垂烬。
点滴芭蕉和雨听。
约个归期犹未定。
一夜梦魂终不稳。
知他勾得许多情,真个闷。
无人问。
说与画楼应不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冬天的夜晚,诗人在屋内感受到孤寂与寒冷,同时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词的开头,“惨惨霜林冬欲尽”描述了冬天即将结束时,霜林显得格外凄凉。这里的“霜林”就是被霜覆盖的树林,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冬天快要过去了,但是对于孤独的人来说,这种等待和期盼让寒冷更加难熬。

“又是溪梅寒弄影”表明溪边的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绽放,它的影子在寒冷的空气中摇曳。这里借梅花在严冬中开放,象征着诗人虽然身在寒冷之中,但心中依然有希望和期盼。

“矮窗曲屋夜烧香,人已静。灯垂烬。点滴芭蕉和雨听”描绘了诗人在屋内,烧着香驱走寒意,夜晚已经十分安静,灯芯垂落,只剩下点点烛光,窗外雨点滴落在芭蕉上,发出细微的声音。这里通过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孤独的氛围。

“约个归期犹未定。一夜梦魂终不稳。知他勾得许多情,真个闷。无人问”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归期的期盼,但是却迟迟没有结果,因此心中充满了忧郁和不安。即使在梦中,诗人也不能得到安宁,这份深深的思念让他感到困惑和痛苦。无人可以倾诉这份心情,使他更加孤独和无奈。

“说与画楼应不信”意味着诗人感到即使把这种心情告诉别人,也没有人能够理解,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感。

整首词通过环境的描绘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期盼,以及无法排遣的忧郁之情。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