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小令像一幅清淡的水墨画,勾勒出道士隐居生活的几个剪影。
前两句"种药锄,分茶筅"直接展现日常:拿着小锄头在药圃松土,用茶帚分茶——都是远离尘嚣的闲适动作。"分茶"这种宋元时期流行的茶艺,更添几分雅致。
接着镜头拉远:古松掩映的简朴道观里,住着清瘦如鹤的修道者("臞仙")。他漫步在桃花掩映的小径上,看似漫无目的,却带着寻幽探秘的意味。"闲寻遍"的"闲"字特别妙,既说悠闲,又暗含"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修行态度。
最后三组意象如电影快剪:"一柱烟"是炼丹炉的轻烟,"五洞天"指道教圣地,"九锁泉"描绘山间层层叠落的清泉。数字由小到大排列,空间感逐渐开阔,就像道士的修为从一炉丹火开始,最终通向更广阔的天地。
全篇没有一个字直接说道士如何修行,但通过采药、品茶、寻幽这些生活片段,自然透露出超然物外的境界。最难得的是这种境界毫不刻意,就像那缕丹炉青烟,自然而然地飘向云霄。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