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赠所知

双燕何曾归汉苑,数萤犹自照隋堤。
天空月近我今到,笛短琴长人不迷。
砧杵频年思塞北,笙歌几处忆关西。
欣然道故何容易,莫厌临风有滑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扬州与知己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开头两句“双燕何曾归汉苑,数萤犹自照隋堤”,用双燕和萤火虫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燕子没有回到汉朝的宫殿,萤火虫依旧在隋堤上闪烁,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的永恒。

接下来的两句“天空月近我今到,笛短琴长人不迷”,描绘了诗人与知己相聚的夜晚。月亮显得格外亲近,笛声和琴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不再迷茫。这里通过月亮和音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砧杵频年思塞北,笙歌几处忆关西”这两句,砧杵声让人想起北方的边疆,笙歌声则让人回忆起关西的往事。诗人通过声音的联想,表达了对远方和过去的思念。

最后两句“欣然道故何容易,莫厌临风有滑稽”,诗人感叹与知己畅谈往事是多么难得,提醒大家不要厌倦在风中开怀大笑的时光。这里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相聚的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描绘了诗人与知己相聚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月亮、音乐、声音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时光的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