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 其一

灵光肸蚃到西陲,齐拜城南壮穆祠。
神马骁腾曾眼见,人间衔勒果难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乌鲁木齐地区的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景象,充满了对神灵和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灵光肸蚃到西陲”,意思是说一种神秘的光芒照耀到了西部的边疆地区。这里的“灵光”象征着神灵的显现,给人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感觉。

接着,“齐拜城南壮穆祠”描述了人们在城南的一座庄严的祠堂前集体参拜的情景。这座祠堂显然是为了祭祀某位神灵或英雄而建,体现了当地人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

然后,诗中提到“神马骁腾曾眼见”,这里的“神马”可能是指一种传说中的神兽,或者是某种象征力量与速度的动物。它“骁腾”即奔腾飞跃,给人一种强大而不可阻挡的印象。诗人说自己曾经亲眼见过这种神马,进一步增强了这种神秘感。

最后,“人间衔勒果难施”则表达了人类在面对这种神灵或自然力量时的无力感。这里的“衔勒”指的是驾驭或控制,诗人认为人类很难驾驭或控制这种强大的力量,暗示了神灵或自然的不可抗拒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神灵的显现、人们的参拜、神马的奔腾以及人类的无力感,表达了对神灵和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乌鲁木齐地区的神秘与壮丽。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