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清明
草碧裙腰,花凝人面,绿阴深处春浓。
香尘十里,软衬踏青骢。
垂柳千条空袅,盼长堤、目断东风。
最好是,韶光三月,乳燕话帘栊。
分明。
曾记得、声声杜宇,已是春中。
看依依倦蝶,还比人慵。
惆怅莺花渐老,更何堪、别意惶忪(大兄时将北上)。
尽流连,粘天飞絮,漫逐夕阳红。
香尘十里,软衬踏青骢。
垂柳千条空袅,盼长堤、目断东风。
最好是,韶光三月,乳燕话帘栊。
分明。
曾记得、声声杜宇,已是春中。
看依依倦蝶,还比人慵。
惆怅莺花渐老,更何堪、别意惶忪(大兄时将北上)。
尽流连,粘天飞絮,漫逐夕阳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满庭芳·清明》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离愁别绪。全词像一部春日纪录片,分三个层次展开:
上片用高清镜头拍下清明美景——青草像少女的裙带一样鲜嫩,花朵把人面都衬得红润,树荫深处春意正浓。踏青的马蹄扬起十里香尘,垂柳枝条在风中徒劳摇摆,人们望着长堤尽头等春风归来。最美是三月时光,屋檐下雏燕叽喳,像在说着悄悄话。这里用"草碧裙腰""花凝人面"的巧妙比喻,把静态的春景写活了。
中片突然切换回忆模式——杜鹃鸟的叫声提醒春天已过半,疲倦的蝴蝶比人还懒洋洋。这里"分明"二字像电影转场特效,把现实和回忆衔接起来。用蝴蝶的慵懒反衬人的愁绪,非常巧妙。
下片直抒胸臆——眼看着莺啼花落春将尽,更难受的是兄长即将北上的离别(括号里补充的细节很重要)。最后镜头拉远:漫天柳絮粘着天际,追着夕阳飘飞。这个结尾既写实又象征,飞絮既是眼前景,也像剪不断的离愁,更似漂泊的命运。
全词最动人的是三层情绪叠加: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亲人离别的惆怅+人生漂泊的感慨。最妙的是所有情绪都藏在景物里——不用直接说"我很难过",但通过倦蝶、老莺、飞絮这些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那份复杂心绪。就像我们现代人拍抖音,不用旁白解释,用几个空镜头配音乐就能传递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