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元朝大都(今北京)的繁荣景象,同时隐含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才的渴望。
首先,诗词开篇描绘了大都的地理优势——“形势全燕拥地灵”,意思是说大都地处燕地,地理形势优越,充满了灵气。接着,“梯航万国走王城”一句,展现了元朝大都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繁荣,各国使节和商人纷纷来到这里,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向这座王城汇聚。
接下来,诗词通过“狗屠已仕明天子,牛相宁知别太平”两句,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前一句中的“狗屠”和“牛相”都是指普通人,意思是说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屠夫,也能在明君的统治下得到官职,而牛相(可能指宰相或高官)却未必能明白真正的太平盛世是什么样子。这里隐含了作者对元朝统治者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官场中某些人并不真正理解治国的真谛。
“玄武钩陈腾王气,白麟赤雁入新声”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大都的盛世气象。玄武和钩陈是古代星宿名,象征着皇权和国家的威严;“腾王气”则表示国家的气势如虹,蒸蒸日上。白麟和赤雁则是祥瑞之物,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吉祥。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元朝大都的盛世画卷。
最后两句“近来朝报多如雨,不见河南召贾生”则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渴求和对时局的隐忧。朝报多如雨,说明朝廷的政令频繁,但作者却感叹没有看到像贾谊那样的人才被朝廷重用。贾谊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才华横溢,但未被重用。这里作者以贾谊自比,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在用人方面的不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元朝大都的繁荣景象,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才的渴望。诗词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盛世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的隐忧,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宋本
宋本[元](公元一二八一年至一三三四年)字诚夫,大都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卒于惠宗元统二年,年五十四岁。自幼颖拔。稍长,读书穷日夜,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至治元年(公元一三二一年)策士,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泰定元年,(公元一三二四年)除监察御史,以敢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