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兄弟俩秋日远行时依依不舍的分离场景,语言朴素却充满深情。
开篇"杪秋寻远山"用大白话讲就是:深秋时节去探寻远处的山。有趣的是下一句"山远行不近",明明知道山很远却还是要去,这种明知艰难仍要前行的矛盾心理,就像我们明知要和亲人分离却不得不出发的心情。
中间四句是全诗最动人的部分。"含酸赴修轸"的"含酸"就是含着心酸,"修轸"指长途马车,简单说就是:忍着难过坐上车。两人在河中央分别时("中流袂就判"),衣袖刚分开就后悔了("欲去情不忍"),这种临别时的挣扎特别真实,就像现代人去外地工作,在机场安检口和家人的那种不舍。
最后两句画面感很强:脖子都伸酸了还在回头望("顾望脰未悁"),可小船已经拐弯看不见了("汀曲舟已隐")。这种目送亲人直到消失的场景,现在火车站、机场也每天都在上演。
全诗妙在没有直接说"多舍不得",而是用远山、马车、河中央、伸脖子张望这些具体场景,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亲人分别时那种说不出的难过。这种用画面代替抒情的写法,比直接喊"我好伤心"更有感染力。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