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崔致君饷天花
三年北馔饱膻荤,佳蔬颇忆南州味。
地菜方为九夏珍,天花忽从五台至。
崔侯胸中散千卷,金瓯名相传云裔。
爱山亦如谢康乐,得此携归岂容易。
应怜使馆久寂寥,分饷明明见深意。
堆槃初见瑶草瘦,鸣齿稍觉琼枝脆。
树鸡湿烂惭扣门,桑蛾青黄谩趋市。
赤城菌子立万钉,今日因君不知贵。
乖龙耳仅兔一割,沙门业巳通三世。
偃戈息民未有术,虽复加餐秖增愧。
云山去此纵不远,口腹何容更相累。
报君此诗永为好,捧腹一笑万事置。
地菜方为九夏珍,天花忽从五台至。
崔侯胸中散千卷,金瓯名相传云裔。
爱山亦如谢康乐,得此携归岂容易。
应怜使馆久寂寥,分饷明明见深意。
堆槃初见瑶草瘦,鸣齿稍觉琼枝脆。
树鸡湿烂惭扣门,桑蛾青黄谩趋市。
赤城菌子立万钉,今日因君不知贵。
乖龙耳仅兔一割,沙门业巳通三世。
偃戈息民未有术,虽复加餐秖增愧。
云山去此纵不远,口腹何容更相累。
报君此诗永为好,捧腹一笑万事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在外做官的人突然收到老家朋友寄来的特产蘑菇("天花"),感慨万千的故事。我用日常生活的视角给你拆解:
第一段(前四句)像是发朋友圈晒礼物: "在北方吃了三年羊肉都快腻死了,突然好想念老家菜市场的新鲜蔬菜。本来觉得夏天的野菜已经够美味了,没想到五台山的蘑菇突然快递到了!"这里用"膻荤"(羊肉腥味)和"佳蔬"的对比,突显思乡之情。
中间部分(五到十六句)是拆快递时的心理活动: 先夸朋友(崔侯)是个文化人,像古代名士谢灵运一样风雅。再说这份礼物来得太及时,自己在官场过得冷清,这蘑菇分明是带着温暖的关怀。接着用"瑶草""琼枝"形容蘑菇颜值高,嚼起来脆生生。还不忘拉踩其他食材:普通蘑菇像烂木头,市场卖的都不新鲜,就连名贵的松蘑都比不上这份情意。
最后六句突然深沉: 像突然想到工作群的糟心事,叹气说:"战争还没结束,百姓日子不好过,我在这儿吃香喝辣真是惭愧。"但马上又自我安慰:"虽然老家离得不远,但也不能总想着吃啊!"最后用玩笑收尾:"写首诗谢谢你,咱们一笑泯忧愁~"
全诗妙在把生活小事写出了层次感:从收礼的惊喜→回忆家乡味→夸朋友暖心→品尝美味→联想到民生多艰→最后回归豁达。就像我们现在收到妈妈寄的腊肠,也会从"哇好香"想到"家里现在怎么样",再到"工作太忙好久没回家了"的复杂心情。
特别生动的是用"树鸡湿烂"(像泡发的烂木耳)形容普通蘑菇,用"赤城菌子"(高档松茸)作对比,让人立刻get到这份五台山蘑菇的珍贵。最接地气的是结尾"捧腹一笑",把文人诗歌拉回撸串吐槽的氛围,显得特别真实可爱。
朱弁
朱弁(biàn)(1085~1144)南宋官员、文学家。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叔祖,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为金所拘,不肯屈服,拘留十六年始得放归。曾劝宋高宗恢复中原,得罪秦桧,官终奉议郎。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深切婉转,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