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续丽人行
名园接叶暗栖烟,可教莺燕无言语。
陌头车骑何纷纷,顾盼似空游女群。
柔情薄射伊水月,倦思怕领龙山云。
就中八姨最年少,上马临风殊窈窕。
白日凄迷天暗垂,万姓游魂随一笑。
当时宰相名国忠,几回并辔朝真龙。
绡裙六幅行委地,峡水拖入华清宫。
杜陵老翁惯饥饿,半生只对山妻卧。
酸眼惊看绝世姿,错认九天元女堕。
此翁向后攒百忧,潼关战骨堆心头。
始知昔日眼中见,宝钗银㔩皆干矛。
君不见巍巍文武开周国,削义降仁褒姒色。
再观青史发长叹,丹脸双刀古无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重续丽人行》是一首描绘唐代社会风貌和人物命运的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物情感。
首先,诗歌开篇描绘了洛阳三月的春景,桃花落尽,清明时节细雨绵绵,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名园接叶暗栖烟”和“可教莺燕无言语”的描写,暗示了名园中的莺燕也因某种原因而沉默,进一步烘托出压抑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街头,描绘了车马纷纷、游女群空的场景,表现出一种繁华背后的空虚。通过“柔情薄射伊水月,倦思怕领龙山云”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因现实的沉重而感到疲惫和无奈。
诗歌中段,诗人将焦点转向了“八姨”,这位年轻貌美的女子,骑马临风,姿态窈窕,但她的美丽却与周围的白日凄迷、万姓游魂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她的命运与社会的动荡息息相关。通过“当时宰相名国忠,几回并辔朝真龙”的描写,诗人揭示了这位女子与权贵的关系,进一步暗示了她的命运与政治斗争紧密相连。
诗歌后段,诗人通过“杜陵老翁惯饥饿,半生只对山妻卧”的描写,展现了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与前面的繁华景象形成强烈对比。通过“酸眼惊看绝世姿,错认九天元女堕”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女子的同情和惋惜,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命运如同九天元女般悲惨。
最后,诗人通过“潼关战骨堆心头”的描写,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通过“宝钗银㔩皆干矛”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权贵奢靡生活的批判,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腐败和动荡。
诗歌结尾,诗人通过“君不见巍巍文武开周国,削义降仁褒姒色”的描写,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再观青史发长叹,丹脸双刀古无敌”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总的来说,《重续丽人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华与动荡,揭示了人物的命运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