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朦胧而充满情感的夜晚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疑惑。
开头两句“隔帘挼碎相思苣,斜著乌云”描绘了主人公在帘幕后,手中玩弄着象征相思的苣草,内心充满思绪。乌云斜挂,暗示天色已晚,氛围安静而略带忧郁。
接下来的“漾著红巾。袅袅亭亭一段春”则通过“红巾”和“春”的意象,勾起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红巾可能象征着曾经的欢乐或爱情,而“一段春”则让人联想到青春和美好。
“是耶,难道是、昨宵人”这里,主人公开始疑惑,眼前的情景是否与昨夜的记忆相同。他似乎在怀疑自己是否还在梦中,或者现实已经改变。
“戟门阖却葳蕤锁,花气氤氲,月色缤纷”这几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门被锁上,花香弥漫,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墙角猧儿吠夜分。非耶,谁道是、昨宵人”中,墙角的小狗在深夜吠叫,打破了宁静。主人公再次陷入疑惑,眼前的景象是否与昨夜相同,或者一切都已经改变。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反复的疑问,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困惑。诗中充满了朦胧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的追忆。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