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金风扇威,倏逢摇落,身非蒲柳,乃尔悲秋。情见乎词,聊成此什。时所居越华书院颇有竹木之胜,将以明岁迁去,情不能忘,聊复及之云尔
半亩秋痕,柳丝催织愁烟。
残荷已剩无多叶,映凉波、犹护鸥眠。
试扁舟、飞渡清波,佳梦重圆。
儿时最忆经行地,几团丝断径,吹絮晴天。
短鬓归来,枯枝慵问流年。
蓬飘已断乡园计,效忘怀、且语飞仙。
更堪寻、屐齿苔踪,青印窗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文人面对秋天景色时内心的愁绪,以及对童年回忆的怀念。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刻画,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感慨。
上片:写秋景,触发愁思
* “镜槛移云,桥波度月”:开篇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图景。“镜槛”指栏杆,“移云”形容云影在栏杆上移动,仿佛在行走;“桥波度月”则写月光洒在桥下的水波上,波光粼粼。这两句用动态的笔法,将静止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 * “园池俊赏堪怜”:园中的池塘景色优美,令人怜爱。“俊赏”指美好的景致,“堪怜”表达了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 * “半亩秋痕,柳丝催织愁烟”:半亩池塘里倒映着秋天的痕迹,柳丝随风飘舞,仿佛在催促着编织愁绪的烟雾。这里用“愁烟”来比喻内心的愁思,形象生动。 * “残荷已剩无多叶,映凉波、犹护鸥眠”:池塘里的荷叶已经凋零,只剩下几片残叶,倒映在冰凉的水波中,仿佛在呵护着沉睡的鸥鸟。这句既写出了秋天的萧瑟,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 “试扁舟、飞渡清波,佳梦重圆”:作者幻想乘着小船,飞快地渡过清澈的湖水,去实现美好的梦想。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下片:忆童年,感慨人生
* “儿时最忆经行地,几团丝断径,吹絮晴天”:作者回忆起童年时经常游玩的地方,那里有几团断了的丝线散落在小径上,晴空里飘飞着柳絮。这句充满了童趣,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 “短鬓归来,枯枝慵问流年”:如今作者已经头发稀疏,回到故地,面对着枯枝,懒得去询问流逝的岁月。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 “蓬飘已断乡园计,效忘怀、且语飞仙”:漂泊在外,已经断了回乡的念头,不如效仿仙人,忘却尘世的烦恼。这句写出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寻求解脱的心理。 * “更堪寻、屐齿苔踪,青印窗前”:更令人伤感的是,去寻找当年走过的足迹,却发现青苔上只留下木屐的印痕,印在窗前。这句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总结:
这首词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童年回忆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沉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