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浪亭石感而有作
苏君在朝人不知,苏君既没人悲之。
流风遗书见称道,高文大句争提撕。
壁间草隶亦不置,剥苔椎土无弃遗。
乃知死不与人共利害,而后不为时所疑。
沧浪亭空卉木老,古石苍苍颜色好。
无胫犹能千里来,致身忽在都门道。
帝都王侯好事多,相看自悔取不早。
君不见吴兴长史春襕衫,闭门抱恨长枯槁(《吴郡志》卷一四)。
流风遗书见称道,高文大句争提撕。
壁间草隶亦不置,剥苔椎土无弃遗。
乃知死不与人共利害,而后不为时所疑。
沧浪亭空卉木老,古石苍苍颜色好。
无胫犹能千里来,致身忽在都门道。
帝都王侯好事多,相看自悔取不早。
君不见吴兴长史春襕衫,闭门抱恨长枯槁(《吴郡志》卷一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浪亭的古石,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苏君在朝人不知,苏君既没人悲之”,说的是一个人在世时默默无闻,等到他离世后,人们才开始怀念他。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有些人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世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他们离开后,人们才意识到他们的价值。
接着,诗中提到“流风遗书见称道,高文大句争提撕”,意思是说,这些人在世时不被重视,但他们的著作和思想却在后世被人们争相传颂。这反映了时间和历史对一个人价值的重新定义。
然后,诗中描写了沧浪亭的古石,说它“无胫犹能千里来,致身忽在都门道”。古石虽然没有脚,却能跨越千里,最终出现在帝都。这象征着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他们的价值和影响力并不会因为一时的忽视而消失,反而会在适当的时候显露出来。
最后,诗中提到“帝都王侯好事多,相看自悔取不早”,说的是那些权贵们在看到古石后,才后悔没有早点发现它的价值。这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真正有价值的事物时,常常会因为短视或偏见而错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古石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提醒人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忽视而错过真正有价值的人和事。同时,也鼓励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他们的价值终将被历史和时间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