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牡丹
睡起情无著。晓雨尽,春寒弱。酒盏飘零,几日顿疏行乐。试数花枝,问此情何若。为谁开,为谁落。
正愁却。不是花情薄。花元笑人萧索。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讠乇。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对花羞,为花恶。
正愁却。不是花情薄。花元笑人萧索。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讠乇。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对花羞,为花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睡醒后的一种莫名愁绪,像我们现代人说的"emo"状态。
上片(前八句): 刚睡醒时心里空落落的。早晨雨停了,但春寒未消。酒瓶子东倒西歪(暗示借酒消愁),好几天没心情玩乐。数着院子里的花枝自问:花开花落到底为谁呢?——这里用花比喻人生,有种"活着到底图啥"的迷茫感。
下片(后八句): 正在发愁时突然想通了:不是花无情,是人在自寻烦恼。以前看过千万朵盛开的花,现在回想起来却像场冷清的梦。春风里的野燕麦(普通野草)都没几个人注意,更何况看花的人呢?最后两句最精彩:对着花觉得羞愧,又莫名讨厌花——这种矛盾心理特别真实,就像我们有时突然讨厌平时喜欢的东西,其实是在生自己的气。
全词妙在把抽象的情绪写得特别具象: 1. 用"酒盏飘零"写颓废 2. 用"数花枝"写百无聊赖 3. 最绝的是"燕麦春风"这个意象——春风吹过普通的野草,比喻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美好时刻。
作者没有直接说"我好愁",而是通过和花的对话,展现现代人常见的情绪低谷:觉得生活没意义→迁怒外界→突然清醒→又陷入新的纠结。这种情绪过山车,是不是很像你某个睡懒觉醒来的周末下午?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