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田行

平林月落烟如雾,鬼火星星满归路。
断碑衔口不能言,知是何人埋骨处。
青山流水自年年,昔人新冢今人田。
纵横白骨已无主,乌犍犁田粪田土。
粪田田肥农喜欢,吁嗟乎,夜长鬼哭天漫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场景。开篇通过“平林月落烟如雾”和“鬼火星星满归路”营造出一种幽暗、神秘的氛围,仿佛在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接着,“断碑衔口不能言,知是何人埋骨处”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墓碑已经破损,无法再告诉我们底下埋葬的是谁,这让人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无情。

“青山流水自年年,昔人新冢今人田”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循环往复。曾经的墓地如今变成了农田,过去的死者已经无人知晓,而活人则在他们的遗骸上耕作。这种对比突出了生命与死亡、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巨大反差。

“纵横白骨已无主,乌犍犁田粪田土”直接描绘了农民在曾经的墓地上耕作的情景。白骨已经被遗忘,甚至成了农田的肥料。这种画面既让人感到震撼,又让人反思生死的意义。

最后,“粪田田肥农喜欢,吁嗟乎,夜长鬼哭天漫漫”则带有一种讽刺和哀叹。农民因为田地肥沃而高兴,但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无数人安息,他们的灵魂或许在夜晚哭泣,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不甘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墓地变农田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死无常、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它让我们意识到,无论生前多么辉煌,最终都难逃被遗忘的命运。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那些被遗忘的灵魂的同情与哀悼。这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无奈感慨,正是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所在。

左辅

左辅(1751—1833)字仲甫,一字蘅友,号杏庄,江苏阳湖人。乾隆进士。以知县官安徽,治行素著,能得民心。嘉庆间,官至湖南巡抚。辅工诗词古文,著有《念菀斋诗、词、古文、书牍》五种,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