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浣溪沙》表达了作者在担任姑苏郡守时,内心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展现了他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望。
首句“乐在烟波钓是闲”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心境:他享受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垂钓的悠闲时光。这种生活远离了官场的纷扰,充满了宁静与自由。
接下来的“草堂松桂已胜攀。梢梢新月几回弯”进一步描绘了归隐生活的美好。草堂、松树、桂树,这些意象都象征着高洁与恬淡。新月的弯弯,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静好。
“一碧太湖三万顷,屹然相对洞庭山”这两句描绘了太湖的壮阔景色。太湖的碧波与洞庭山的巍峨,共同构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这样的景色不仅让人心旷神怡,也让作者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永恒。
最后一句“狂风浪起且须还”则是一个转折。虽然作者向往归隐生活,但他也明白,面对狂风巨浪时,还是需要回归现实,承担责任。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的渴望,也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归隐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官员的责任与担当。诗中的意境宁静而深远,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