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牡丹 牡丹鲜碧者向在鄢陵曾见之追赋是词
隔叶寻难著。胜玉树,欺红药。缥色衣裳,睡熟沈香亭角。
一朵云鬟,被雨梳风掠。趁花容,亸烟萼。
柳阴薄,色向苔钱落。波痕皱,眉痕弱。鹦鹉笼中,也整绿衣偷学。
一别名花,怅碧云天各。倩青鸾,到湘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咏牡丹的词作,描写对象是碧牡丹这种鲜艳碧绿的牡丹花。词人曾经在鄢陵见到过这种碧牡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写下这首词来表达对碧牡丹的赞美和追忆。
首句“隔叶寻难著”,词人用了一个“隔叶”的情境,形象地描绘出碧牡丹的绿叶繁花的特点。叶子密集难以找到花朵的位置,更增加了寻找碧牡丹的难度和挑战感。这种写法非常生动,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繁茂的花丛中寻找美丽的花朵。
接下来的句子“胜玉树,欺红药”,用了比喻的手法来形容碧牡丹的美。它的美胜过玉树,欺压了红药,表达出碧牡丹色彩鲜亮、形态高雅的特点。词人对碧牡丹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的句子中,“缥色衣裳”、“睡熟沈香亭角”、“一朵云鬟”等词语,进一步描绘了碧牡丹的美丽形象。词人用这些词语来形容碧牡丹的花瓣、姿态和颜色,让读者感受到碧牡丹的轻盈、柔美和清新脱俗的气质。
接下来,“趁花容,亸烟萼”,形象地描绘了碧牡丹在烟雾中的美丽姿态。而“柳阴薄,色向苔钱落”,则描绘了碧牡丹生长的环境和与其他植物的和谐共生。这种描写非常生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后面的句子中,“波痕皱,眉痕弱”,形象地描绘了碧牡丹花瓣上的纹路和细节之美。而“鹦鹉笼中,也整绿衣偷学”,则是一种拟人化的描写,表现了碧牡丹与鹦鹉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有趣味性。词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描绘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碧牡丹的独特魅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对碧牡丹的怀念之情,“怅碧云天各”、“倩青鸾到湘阁”,表现了词人对碧牡丹的思念之情和期盼重逢的愿望。词人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让这首词更具有感染力和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描绘手法,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碧牡丹的美丽形象和情感魅力。词人通过对碧牡丹的赞美和追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之情。同时,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了诗词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