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十月十五)(民国五年)

少小轻离别。
笑人间、柔肠儿女,悲秋怜月。
万里关山门外路,不问东南西北。
但付与、舟轮车铁。
数茎蓬蒿栖莺鴳,五洲宽、不碍征鸿迹。
飞去也,云千迭。
风尘未老情怀易。
念当时、人归月在,黯然凄绝。
不是年华消壮气,此意悠悠难说。
算只有、秋风知得。
流水高山千古恨,誓从今、生死交金石。
天地在,心难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贺新凉(十月十五)》是民国五年,即1916年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时间流转和个人理想的思考。

起句:“少小轻离别。笑人间、柔肠儿女,悲秋怜月。”

作者小时候并不在意离别,认为离别是人之常情,不值得过分悲伤。他觉得人们常常因为儿女私情和秋天的萧瑟而感叹伤感,但这些情感在他看来都是多余的。

中间段落:“万里关山门外路,不问东南西北。但付与、舟轮车铁。数茎蓬蒿栖莺鷃,五洲宽、不碍征鸿迹。”

作者描述了一个广阔的、不受地域限制的世界。他不关心东南西北,只关心如何去到远方。他比喻自己像鸿雁,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自由飞翔。蓬蒿和莺鷃象征着平庸和束缚,但它们无法阻挡作者追求远方的决心和自由。

下半段:“风尘未老情怀易。念当时、人归月在,黯然凄绝。不是年华消壮气,此意悠悠难说。”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作者的感情也经历了变化。回忆起过去,他感到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失落。但这种感情并不是因为年华老去,而是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作者有太多想法和情感,但难以向他人倾诉。

最后段落:“算只有、秋风知得。流水高山千古恨,誓从今、生死交金石。天地在,心难灭。”

秋风似乎是最能理解作者的一位朋友,它见证了作者的思绪。作者用流水高山来形容他的忧愁和悲愤,这些情感如高山流水般悠远长久。他发誓从今以后,要像金石一样坚定,无论生死都要保持信念。天地虽然广大,但作者的心中仍然燃烧着不灭的激情和梦想。

总结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理想的追求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时的无奈与坚持。作者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世事的变迁,但他的信念和理想依旧坚定如初。他希望能够在自由的广阔天地中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毫不动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