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杂诗·其八

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
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

译文及注释

新歌细字写冰纨(wán),小部君王带笑看。
阮大铖用小字把新歌恭录素绢上,福王带着微笑观赏精彩的歌舞。
冰纨:洁白的细绢。小部:指梨园、教坊演剧奏曲。

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
千百年来秦淮河流淌着呜咽的流水,不应再恨孔范还有人比他更突出。
孔都官:南朝陈孔范,陈后主时任都官尚书,对后主文过饰非,阿谀奉承。借指阿谀奉迎之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阮大铖用小字把新歌恭录素绢上,福王带着微笑观赏精彩的歌舞。
千百年来秦淮河流淌着呜咽的流水,不应再恨孔范还有人比他更突出。

注释
冰纨:洁白的细绢。
小部:指梨园、教坊演剧奏曲。
孔都官:南朝陈孔范,陈后主时任都官尚书,对后主文过饰非,阿谀奉承。借指阿谀奉迎之臣。

赏析

顺治十八年,王士祯至南京,居住秦淮河畔,念秦淮旧事,赋《秦淮杂诗十四首》,以抒兴亡之感。这里选录的是其中的第八首,讽刺南明王朝昏君佞臣沉溺声色,荒淫误国。

前两句记阮大铖进献《燕子笺》诸剧,由戏班演出,引得“君王带笑看”,讽刺南明君臣寻欢作乐,沉迷酒色,必然招致覆亡的下场。后两句意谓秦淮河的流水呜咽悲愤,应该憎恨阮大铖的误国,不宜再怨恨陈朝的孔范了;南明的阮大铖不又是一个孔范吗?

诗人伤时吊古,流露出一种盛衰易代之感。这种诗情意绪似乎并不新鲜,但诗人不将其底蕴和盘托出,而诉诸意象的提炼,这样就自然地造成一种冲淡典雅,清新温婉的艺术风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秦淮杂诗》中的第八首。下面我用简单的话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和魅力。

首先,诗的第一句“新歌细字写冰纨”,这里的“新歌”指的是新创作的歌曲,“细字”可能是指歌词中的字句很精致、细腻,“冰纨”是一种质地很细、洁白的丝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人用非常精美的字迹在洁白的丝绸上写下了一首新歌。

第二句“小部君王带笑看”,这里的“小部”可能是指宫廷中的一个小部门,而“君王”自然是指皇帝。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看到这首新歌时,面带笑容,似乎很欣赏。

第三句“千载秦淮呜咽水”,这里的“秦淮”是指南京的一条河流,而“呜咽水”则形容河水发出低沉、哀怨的声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秦淮河已经流淌了千年,它的河水似乎在低声哭泣。

最后一句“不应仍恨孔都官”,这里的“孔都官”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官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千年过去了,秦淮河也不应该还在怨恨那个官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一首新歌受到皇帝的喜爱,以及秦淮河的千年哀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悟。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