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
边塞的号角吹奏着《梅花三弄》,胡地的云彩连接着秦地的晚霞。
白雁西风紫塞,皂(zào)雕落日黄沙。
北方边塞西风烈烈,大雁高飞,黄昏时节,黄沙漫天,皂雕盘旋飞翔。
紫塞:北方边塞。皂雕:亦作“皂鵰”。亦作“皁雕”。亦作“皁鵰”。一种黑色大型猛禽。
汉使牧羊旌(jīng)节,阏(yān)氐上马琵琶。
汉使苏武拄着大汉使节的旌节在牧羊,王昭君在马背上弹奏着一曲曲琵琶。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阏氐:这里指王昭君。
梦里身回云阙(què),觉来泪满天涯。
想来他们在梦中应该回到了汉家宫殿,只怕是醒来后只能泪洒天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边塞的号角吹奏着《梅花三弄》,胡地的云彩连接着秦地的晚霞。
北方边塞西风烈烈,大雁高飞,黄昏时节,黄沙漫天,皂雕盘旋飞翔。
汉使苏武拄着大汉使节的旌节在牧羊,王昭君在马背上弹奏着一曲曲琵琶。
想来他们在梦中应该回到了汉家宫殿,只怕是醒来后只能泪洒天涯。
注释
紫塞:北方边塞。
皂雕:亦作“皂鵰”。亦作“皁雕”。亦作“皁鵰”。一种黑色大型猛禽。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
阏氐:这里指王昭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故事,给人一种苍凉而又壮美的感觉。下面我就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首句“角声吹彻梅花”意味着角声声响彻云霄,就像梅花绽放时的声音。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角声”代表边塞的号角声,而“梅花”则象征边塞的边疆,暗示边疆的遥远和寒冷。接着,“胡云遥接秦霞”描述了边疆上空的云朵与秦地(中原地区)的霞光相接,表现了边疆与中原之间的遥远与相连。
“白雁西风紫塞”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白色的鸿雁在西风中飞过边疆(紫塞是古代对长城一带的美称)。到了“皂雕落日黄沙”,画面变得更为雄壮,猎鹰在夕阳下翱翔于黄沙之上,构成一幅壮观的边塞图景。
后两句“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汉代使者在荒凉的边疆牧羊,手持旌节(古代的象征权力的标志),而与匈奴的阏氏(匈奴王后)则以歌声(琵琶乐曲)交流,展现了民族之间和平往来的一面。
最后,“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梦境中回到了京城(云阙是古代宫殿的代称),醒来后却只能泪流满面,心中充满了对边疆和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故事,寄托了作者对边疆的深切情感以及对和平往来的渴望。虽然边疆环境恶劣,但依然有希望和美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自己身处边疆时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