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直门下省早朝(时为右补阙)
骑省直明光,鸡鸣谒建章。
遥闻侍中佩,闇识令君(一作公)香。
玉漏随(一作催)铜史,天书拜(一作间)夕郎。
旌旗映阊阖,歌吹满昭阳。
官舍梅初紫,宫门柳欲黄。
愿将迟日意,同与圣恩长。
遥闻侍中佩,闇识令君(一作公)香。
玉漏随(一作催)铜史,天书拜(一作间)夕郎。
旌旗映阊阖,歌吹满昭阳。
官舍梅初紫,宫门柳欲黄。
愿将迟日意,同与圣恩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述春日早朝情景的诗词,作者当时的身份是右补阙。接下来,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通俗易懂的分析:
1. 诗的首句“骑省直明光”,描述了作者清晨骑马前往皇宫的场景。“明光”可能指宫殿明亮的光线,显示出早朝的时间很早。
2. “鸡鸣谒建章”,鸡鸣代表清晨的到来,“建章”是宫殿的名称,这句表达了作者清晨即去皇宫参加早朝。
3. “遥闻侍中佩,闇识令君香”,作者远听到侍中的玉佩声,隐约感觉到领导的香气。这描绘了皇宫内的氛围,充满了尊贵和庄重。
4. “玉漏随铜史,天书拜夕郎”,玉漏是古代计时器,铜史可能是史官或宫廷官员的代称。“天书”指皇帝下的诏书,“拜夕郎”可能指早朝时官员们的参拜。这句描述了早朝时的时间、仪式和官员们的活动。
5. “旌旗映阊阖,歌吹满昭阳”,旌旗在宫殿的门户间飘扬,“歌吹”即歌舞表演,昭阳可能是宫殿的名称。这句描绘了皇宫中的热闹和喜庆氛围。
6. “官舍梅初紫,宫门柳欲黄”,描述了皇宫内春天的景色,梅花刚开始绽放,宫门旁的柳树即将变黄。这句诗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皇宫的美丽。
7. 最后两句“愿将迟日意,同与圣恩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希望春天的美好时光能长久,与皇帝的恩泽共存。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述,展现了春日早朝的庄重和热闹,皇宫的尊贵和美丽,以及作者对皇帝的敬意和对美好时光的愿望。语言通俗易懂,描绘细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词的精髓和魅力。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