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韩公父常为襄州使)

述职抚荆衡,分符袭宠荣。
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
勿剪棠犹在,波澄水更清。
重推江汉理,旋改豫章行。
召父多遗爱,羊公有令名。
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一作程)。
岘首晨风送(一作接),江陵夜火迎。
无才惭孺子,千里愧同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给一位即将前往洪州担任都曹的韩姓官员(其父亲曾任职襄州)。诗中表达了对韩姓官员的祝福和对未来工作的期待。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述职抚荆衡,分符袭宠荣。” 这句话描述了韩姓官员即将开始新的工作,他将前往荆衡地区(今湖北一带)进行述职,并接受新的职务和荣耀的象征。这里充满了对韩姓官员未来工作的期待和祝福。

2. “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 这两句描绘了韩姓官员出行的场面。“拥传”意味着前呼后拥,显示了他的地位和威严。“前后赖专城”则暗示他在新的职位上将有重要的责任和任务。

3. “勿剪棠犹在,波澄水更清。” 这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勿剪棠”可能指的是韩姓官员应该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波澄水更清”则祝愿他在新的职务上能够使事情更加明朗清晰,公正无私。

4. “重推江汉理,旋改豫章行。” 这两句描绘了韩姓官员即将开始新的工作历程。“重推江汉理”可能指的是他在江汉地区(今湖北一带)的工作将十分重要,“旋改豫章行”则暗示他将前往洪州任职。

5. “召父多遗爱,羊公有令名。” 这里用了两个典故来赞美韩姓官员。“召父”指的是召信臣,他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官员;“羊公”则指的是羊祜,他是一位有名望的官员。这两句表达了对韩姓官员能够继承并发扬前辈的遗爱和令名的期待。

6. “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 这两句描绘了韩姓官员出发时的场景。“衣冠列祖道”意味着他的家族和亲友都来为他送行,“耆旧拥前旌”则表达了他的前辈和同事们对他的支持和赞赏。

7. “岘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 这两句描述了韩姓官员行程中的情景。“岘首晨风送”可能指的是他在出发时遇到的晨风,“江陵夜火迎”则可能是他在旅途中看到的夜晚的灯火。这里也暗示了他旅途的辛苦和不易。

8. “无才惭孺子,千里愧同声。”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自谦和对韩姓官员的敬意。“无才惭孺子”暗示作者觉得自己没有才能,感到惭愧;“千里愧同声”则表达了他对韩姓官员能够担当重任的敬佩和感激。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韩姓官员的祝福、期待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旅途辛苦的理解和敬意。通过比喻、典故和生动的描绘,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