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府判书友于堂榜谢之以诗 其一

鸟篆开端不路(四库本作露)锋,锥纱(四库本作沙)成画体逾工。
中间三到屋漏雨,此后仍传壁坼风。
羲献以来名绝学,徽章之外更明公。
朝天此去承清问,一片丹心笔阵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感谢郭府判(一位官员)在"友于堂"题写匾额的回赠之作,用书法艺术来比喻人品和情谊。

前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书法的精妙: 1. "鸟篆"指古代象形文字,说郭判的字像鸟迹般自然,不露刻意雕琢的痕迹("不露锋")。 2. 像用锥子在沙上作画,看似随意却格外工整,体现举重若轻的功力。 3. "屋漏雨"形容笔画如屋檐渗水般自然流淌,"壁坼风"则像墙壁裂缝透风般疏朗有致,都是书法中的高境界。

后四句升华主题: 5. 称赞郭判继承了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绝学,但更突出的是他"明公"的品格——不仅字写得好,为人更光明磊落。 6. 最后说郭判带着这样的书法造诣和赤诚之心去朝见皇帝("朝天"),笔锋中饱含忠贞丹心。

全诗巧妙地将书法技艺与人品修养结合,用具体的书法术语(如屋漏痕、壁坼)展现抽象的人格魅力,既表达了感谢,又暗含对友人仕途的祝福。就像现代人用"字如其人"夸赞别人,但写得更有文化深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