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乐兴时。清入吟怀花月照,红生笑面柳风吹。

村声荡耳乌盐角,社酒柔情玉练槌。閒闷閒愁侬不省,春来非是爱吟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春日田园杂兴》描绘了春天乡村生活的美好与闲适,通过生动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田园的无限乐趣。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分析:

1. 开篇点题:“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乐兴时。”诗人开篇直接表达了自己并非单单为了吟诗而吟诗,而是因为春天的田园风光让他感到快乐和兴奋。这句话点明了主题,即春天的田园景色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2. 自然景象与诗人情感融合:“清入吟怀花月照,红生笑面柳风吹。”诗中的“花月”和“柳风”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景,带给诗人愉悦的心情,让他沉浸于诗歌创作之中。“清”字表现春天空气的清新,让人感到舒适,而“红生笑面”则生动地描绘了春风拂面时,人们脸上洋溢着的欢笑和愉悦。

3. 乡村生活的场景:“村声荡耳乌盐角,社酒柔情玉练槌。”这两行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乌盐角是一种乐器,社酒是乡村节日里人们共饮的酒,而“玉练槌”可能指的是节日中使用的道具或仪式。这些细节展示了春天农村节日的热闹与欢乐,同时透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4. 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閒闷閒愁侬不省”,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春天的田园中暂时忘记了烦恼与忧愁,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虽然最后一句重复了开头,但再次强调了春天给诗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愉悦的创作,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释放与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和乡村生活的生动刻画,展现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与快乐,以及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之情。诗中所表达的不仅是春天的自然美,更是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陈舜道

陈舜道,字见华,又字莘乐,嘉定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考中举人,做了多年彭泽(今江西省彭泽县)教谕后,考中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科进士,为第三甲第六十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