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宁静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先,诗人通过“朝望汉阳云,暮植香山杖”两句,描绘了自己在清晨和傍晚时分,在山中观赏云彩、拄杖散步的情景。这里的“汉阳云”和“香山杖”都充满了诗意,让人想象到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接着,“长风如奔湍,千林共一响”两句,描绘了山中的风景。长风呼啸,树林中回荡着同一声响,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
“前登见石坪,有庵大如掌。孤松翼岭深,残霞延月上。”这四句描述了诗人登上石坪,看到一座大如手掌的庵堂,周围有孤松环绕,山岭深远,夕阳余晖映照在山间,景色十分美丽。
“黄精具嘉蔬,叶罗新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食物的喜爱,黄精和嘉蔬都是山中的美味佳肴,让人食欲大增。
“已作山中人,惯受伊蒲享。”诗人已经习惯了山中的生活,享受着这份宁静和简朴。
最后,“悟彼服食者,虚结烟岚想。”诗人感叹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人,虽然看似追求超脱,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烟岚的向往,无法真正放下世俗的欲望。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欲望的淡泊。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陈大章
陈大章(1659-1727),字仲夔,号雨山,清黄冈(今武汉新洲)县人。陈肇昌次子,清初学者、著名诗人。少从名儒陆陇其,交梁佩兰、陈恭尹,工诗古文。后游学问津书院,问津书院问津堂会课生,勤奋好学,博研经史,能诗会文,善书画,尤工墨菊、行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