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崤陵

虢洛行三日,嵚岩历二陵。骑危甘下步,虎近怯高登。

仆木崩崖底,摧轮乱石层。所悲秦晋事,踪迹尚堪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名为《过崤陵》,是一首描绘行旅途中所见所感的诗作。下面,我试着用现代语言来帮你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虢洛行三日,嵚岩历二陵”描绘了作者在虢地和洛地之间行走了三天,途经崎岖的山岩,跨越了两座险峻的山陵。这里通过“行三日”和“历二陵”两个具体的数字,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艰难,同时也暗示了崤陵地区的险峻地形。

接着,“骑危甘下步,虎近怯高登”这两句是写作者在行进中的亲身经历。在险峻的山路上骑马显得危险,作者宁愿选择步行,以求安全。而当他接近虎豹出没的地方时,又害怕再爬高高的山路。这两句生动地刻画出作者面对险途时的谨慎与胆怯,同时也反映了崤陵的险峻和危险。

第四句“仆木崩崖底,摧轮乱石层”进一步描绘了山崖崩塌的景象和道路上的障碍物,说明这里的山势险峻,道路崎岖,充满危险。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画面感,也传达了旅途的艰难与险阻。

最后两句“所悲秦晋事,踪迹尚堪徵”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历史遗迹的感慨。作者感慨崤陵地区秦晋两国的历史故事,虽然时间已远,但历史的痕迹仍然可以追寻到。这不仅展示了崤陵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索与怀念。

综上所述,《过崤陵》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具体描写,不仅展现了崤陵地区的险峻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还借旅途见闻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与怀念。它既有视觉上的震撼,也有思想上的触动,是一篇既生动又富含哲理的佳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