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寺西院寄李员外纵联句
诚知阡陌近(子向奉上侍御),无奈别离频。
夜色迷双树(曾奉奉礼),钟声警四邻。
散才徒仰鲍(说奉崔秀才),归梦远知秦。
雨带清笳发(台上),花惊夕漏春。
招摇随步锡(昼),髣髴听行轮。
要路推高足(子向奉侍御),空林寄一身。
盛名知独擅(曾奉奉礼),良会忆相亲。
稍涤心中垢(说奉崔十一),都遗陌上尘。
今宵此堂集(子向奉),何事少遗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离别和思念,描绘了一幅深情厚谊的画面。下面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句“寄隐霜台客,相思粉署人。”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在霜台上的朋友的思念之情。霜台,指高高的山峰,隐居于此意味着远离尘世纷扰。粉署人,指在官署工作的朋友,意味着他在繁华的尘世中。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朋友不同生活方式的羡慕和思念。
第二句“诚知阡陌近,无奈别离频。”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朋友虽然相隔不远,但因为频繁的别离而感到无奈。阡陌,指田间小路,这里比喻两人相隔的距离。这句诗反映了人与人之间虽然身处不同环境,但情感相连。
第三句“夜色迷双树,钟声警四邻。”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夜色中树木被迷雾笼罩,钟声唤醒了四周的邻居。这里的夜色和钟声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
第四句“散才徒仰鲍,归梦远知秦。”诗人通过仰慕鲍叔牙和秦穆公两位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人生的向往。鲍叔牙是春秋时期的贤臣,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的君主,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明君。
第五句“雨带清笳发,花惊夕漏春。”诗人描绘了春雨中清笳声声,花朵绽放的景象。这里的清笳和花朵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
第六句“招摇随步锡,髣髴听行轮。”诗人通过招摇的步伐和行轮的声音,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这里的招摇和行轮象征着距离和思念。
第七句“要路推高足,空林寄一身。”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追求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要路,指人生道路;高足,指志向远大的朋友;空林,指隐居之地。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第八句“盛名知独擅,良会忆相亲。”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盛名的赞美和美好时光的回忆。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第九句“稍涤心中垢,都遗陌上尘。”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洗涤心灵,远离尘世纷扰的愿望。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今宵此堂集,何事少遗民。”诗人表达了自己与朋友们相聚一堂的喜悦,同时也对那些未能相聚的人表示了惋惜。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
总之,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短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