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

宝蟾明,朱阁静,新燕近帘语。还记元宵,灯火小桥路。逢迎春笋柔微,凌波纤稳,诮不顾、斗斜三鼓。
甚无据。谁信一霎是春,莺声留不住。柳色苔痕,风雨暗花圃。细看罗带银钩,绡巾香泪,算不枉、那时分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词名为《祝英台》,是一首描写思念之情的词作。下面是我的分析:

1. 开头部分“宝蟾明,朱阁静”,描绘了一种夜晚的景象,月光明亮,朱红色的房间静悄悄的。“新燕近帘语”,则形象地描绘了新燕子在帘前飞来飞去,好似在诉说着什么。这样的景象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2. “还记元宵,灯火小桥路”,这句词似乎在回忆过去某个元宵节的场景,灯火通明的小桥上,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

3. “逢迎春笋柔微,凌波纤稳”,这里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女子的轻盈步态。“凌波”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行走时的轻盈美态,“逢迎春笋柔微”则形容女子在春天里如春笋般柔嫩。

4. “诮不顾、斗斜三鼓”,这里的“斗斜三鼓”形象地描绘了深夜时分,斗转星移,已经快到三更天了。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深深的思念之情。

5. “甚无据”,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意思是非常无奈和无助,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6. “谁信一霎是春,莺声留不住”,这里用春天的莺声来比喻美好的时光短暂易逝,留不住那短暂的春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遗憾。

7. “柳色苔痕,风雨暗花圃”,这句词描绘了春天之后,风雨侵袭花圃的场景。“柳色苔痕”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的绿意和青苔的痕迹,而风雨则让花圃变得暗淡无光。这里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8. “细看罗带银钩,绡巾香泪”,这里描绘了女子的服饰和泪痕。“罗带银钩”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衣带上的装饰,“绡巾香泪”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脸上的泪痕。这些描述表现了作者对女子的思念和感伤之情。

最后,“算不枉、那时分付”,这句词的意思是回忆起那些美好的时光,觉得没有辜负那段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祝英台》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春天的莺声和花圃的风雨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遗憾之情。同时,通过描绘女子的形象和情感,展现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过去的珍视。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吕渭老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