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淡淡的、略带忧伤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种回忆中的温暖与失落交织的情感。
开头“浅黛初三月,轻烟第四楼”,这里的“浅黛”指的是春天淡淡的绿色,而“初三月”则暗示着春天刚刚来到,一切都还是新的。再加上“轻烟第四楼”,这里的“轻烟”可以比喻为春天里轻柔的雾气,或者是柔和的阳光下的温暖。这些意象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午后,清晨的阳光穿过薄雾,洒在刚刚苏醒的春楼上。
接下来,“杏花如雨飏帘钩”进一步将画面具体化,杏花纷飞的样子像是雨点,轻柔地打在帘钩上,给人一种温柔而朦胧的感觉。这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描述,还有一种细腻的情感在里面,仿佛是回忆中的某个瞬间,让人感觉温馨又稍带一丝愁绪。
“记得香边醉醒看梳头”一句,表明词中的主人公对过去的美好记忆十分怀念。他记得在香气缭绕的环境中,看到心爱的人在梳头的样子,这一刻的美好成为了他心中的宝藏。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也包含了对逝去的美好岁月的一种怀念和不舍。
“小凤双声曲,娇莺一串喉”描述了动听的音乐和鸟鸣声,这里的小凤双声曲指的是丝竹乐声,而娇莺一串喉则是形容黄莺清脆悦耳的鸣叫。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却与前面的回忆形成了一种对比,让人仿佛感受到了过去与现在的距离感。
最后一句“旧欢如梦转关愁。望断吴江千里暮潮流”则将情感推向了一个高潮。旧日欢乐的记忆如同梦幻一般模糊,带给人的是深深的忧愁。而诗人望着远方的江面,感叹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表达了对无法重来、无法再重现的美好时光的深深思念与无奈。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细腻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无奈现实的感慨,整首词情感丰富,画面感强,富有艺术感染力。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