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石叹(1990年)
奇哉大痴图,近看才一尺。
女娲怜蛮荒,留此补馀壁。
牵引韩刘来,不惜三蜡屐。
海阳片石见瑰怪,而况有山如许大。
一凿失一山,一斧去一态,石工勇不疑,斫之如去虿。
观者心酸辛,唶唶未敢慨。
转思丙午年,万类同一刈。
世运实匪常,历劫有成坏。
当其未成时,安知孰否泰。
持此语灵石,似释胸中噫。
君看燕喜李唐题⑴,荦确千秋今宛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斫石叹》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通过描写一块巨大的山石被雕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艺术创作的感慨。
首先,诗人从海阳的山石说起,形容那些连绵不绝的山峰上布满了石头。这里的“海阳不尽山,山山不尽石”就像是在说,你看,那些山连着山,山上都是石头,数也数不清。
接着,诗人提到“大痴图”,这是指一幅描绘了这些奇石的画面。但是,这幅画虽然大,实际上只有一尺见方,意思是说这幅画虽然画得很大,但真实的情况可能还要壮观得多。
诗人用“女娲怜蛮荒,留此补馀壁”来比喻这些石头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给荒凉的世界增添了美丽。
“牵引韩刘来,不惜三蜡屐”中的“韩刘”指的是韩愈和刘禹锡,他们不畏艰难,不怕走破鞋子,来到这里欣赏这些石头。
诗人接着说,海阳的石头非常奇特,更不用说那些巨大的山了。他用“一凿失一山,一斧去一态”来形容雕刻石头的过程,每一斧下去,都会改变石头的形状,就像在移除一条毒蛇一样。
“石工勇不疑,斫之如去虿”则赞扬了石工的勇敢和技艺,他们毫不犹豫地雕刻石头,就像去掉一条毒蛇一样果断。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破坏自然之美的遗憾,他说“观者心酸辛,唶唶未敢慨”,意思是说看到这样的景象,人们心里会感到酸楚,但又不敢大声感叹。
最后,诗人通过“转思丙午年,万类同一刈”来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意思是说,就像丙午年那样,万物都会经历生死的轮回。
“世运实匪常,历劫有成坏”则是说,世间的运道变化无常,经历了很多次劫难,有兴有衰。
“持此语灵石,似释胸中噫”表明诗人通过观察这些石头,似乎释放了心中的忧愁。
最后,“君看燕喜李唐题,荦确千秋今宛在”是说,你看那些古代文人燕喜和李唐的题字,至今仍然清晰可见,说明美好的事物虽然会经历变迁,但依然能够流传千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块石头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艺术创作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