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白玉麻姑像

白云飞一片。
是吹来、鹤背风鬟淩乱。
方平旧曾见(述庵司寇。)。
认少年狡狯,当时人面。
良工谁碾。
定偷窥、蔡经宅畔。
问翩然何处,淩波东海,近来深浅。
堪念。
一杯春露,一掷丹砂,年华都换。
游仙梦断。
垂玉箸,泪痕满。
想瑶台月下,冰绡帐底,妒杀双成女伴。
记有人、手爪相如,比伊较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尊白玉雕刻的麻姑像,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静态的雕像写得活灵活现。

上片开头用"白云飞一片"形容白玉的纯净,接着把雕像想象成乘鹤而来的仙女,发髻被风吹乱。提到"方平"(传说中麻姑的师父王方平),暗示这尊雕像栩栩如生,仿佛就是当年那个俏皮的少女麻姑。词人好奇是哪位巧匠雕刻的,猜想他可能偷看过蔡经(传说中见过麻姑的人)家附近的景象。最后用"淩波东海"的想象,把静态的雕像写得灵动飘逸。

下片转入对麻姑传说的联想。用"一杯春露"指代麻姑酿造的仙酒,"一掷丹砂"暗指她掷米成丹的法术,感叹时光流逝。写麻姑因思念凡间而流泪,玉制的发簪都沾满泪痕。又想象她在月下瑶台的生活,连仙女董双成都嫉妒她的美貌。最后用"手爪相如"的典故(传说麻姑手如鸟爪),幽默地说比起这尊冰冷的玉像,真人的手应该更温暖。

全词巧妙地将神话传说、艺术雕刻和人间情感融为一体,既写出了玉雕的精美,又赋予了它生命和情感,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古今交错、虚实相生的写法,让一尊静态的雕像变得生动感人。

郭麟

(1767—1831)清江苏吴江人,字祥伯,号频伽,晚号蘧庵、复庵。一眉色白,人称“郭白眉”。诸生。屡试不第,遂专力于诗古文。醉后画竹石。诗词清隽明秀,尤善言情。有《灵芬馆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