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节朝贺

曙光初动早朝天,殿绕南山护紫烟。
金镜欲披鹓鹭集,玉除端拜鼓钟悬。
蓂开八叶还知月,桃实三千解纪年。
更羡夔龙深献纳,佩声长近衮衣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述了庆祝皇帝寿辰的盛大场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描述了庆祝活动的开始:诗的开头“曙光初动早朝天”描绘了清晨时分,太阳刚刚升起,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同时也预示着庆祝活动的正式开始。

2. 宫廷的庄严与神秘:“殿绕南山护紫烟”表现了皇宫的宏伟与神秘,南山是皇宫的屏障,紫烟则象征着皇权的神秘与威严。

3. 庆祝活动的热闹场景:诗中“金镜欲披鹓鹭集,玉除端拜鼓钟悬”描绘了皇帝的宝座被金镜覆盖,鹓鹭聚集在周围,象征着皇帝的尊贵。玉除是指皇帝的宝座,端拜则是朝臣们向皇帝行礼,鼓钟声响起,营造出喜庆的氛围。

4. 寿辰的意义:“蓂开八叶还知月,桃实三千解纪年”中的“蓂开八叶”和“桃实三千”都是寓意长寿的象征。蓂是一种古代的吉祥植物,八叶代表皇帝的寿辰;桃实则是长寿的象征,三千表示时间的长久。

5. 朝臣的忠诚与敬意:“更羡夔龙深献纳,佩声长近衮衣前”中的“夔龙”代表朝臣,他们向皇帝献上忠诚与敬意。佩声长近衮衣前,意味着朝臣们紧紧跟随皇帝,表现出对皇帝的无限忠诚。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庆祝活动的描绘,展现了皇权的威严、寿辰的意义以及朝臣的忠诚与敬意。它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宫廷的盛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焦竑

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号漪园、澹园,生于江宁(今南京),祖籍山东日照(今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大花崖村),祖上寓居南京。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会试北京,得中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后曾任南京司业。明代著名学者,著作甚丰,有《澹园集》(正、续编)《焦氏笔乘》《焦氏类林》《国朝献徵录》《国史经籍志》《老子翼》《庄子翼》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