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青草湖边白石西,花篱茅屋酒帘低。
来来去去双黄鸟,不到浓阴不肯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名叫《村居》。诗中每一句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首先,诗人描述了青草湖畔的风景。“青草湖边白石西”,这里的青草湖和白石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青草茂盛,湖水宁静,白色的石头点缀在湖边,景色十分优美。这里就像一个安静的世界,远离喧嚣,让人心生宁静。

接着,诗人转向描述了村庄的景物。“花篱茅屋酒帘低”,这里有花篱笆围绕的茅屋,还有低垂的酒帘。茅屋和花篱笆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感觉,而酒帘低垂则让人想象到乡村生活的悠闲和舒适。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和自然。

然后,诗人用“来来去去双黄鸟”来描绘出乡村的生机与活力。双黄鸟在诗中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生机,它们在绿树浓阴中自由飞翔,给整个村庄带来了生气。

最后一句“不到浓阴不肯啼”,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深喜爱。这里的“浓阴”可能是指茂盛的树木或者深厚的绿意,而“不肯啼”则暗示着鸟儿们在这片绿意中找到了它们的快乐。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只有在这样的乡村环境中,鸟儿才会如此欢快,人们才会感到如此舒适和满足。

总的来说,《村居》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魅力。它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舒适,以及生命的活力和生机。这样的描绘让我们对乡村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喜爱。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