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辞

水深得鱼多,水浅得鱼少。
人间径路漫崎岖,天际烟波长浩渺。
山妻稚子幸团圆,百岁生涯共一船。
收纶罢钓晚风前,杨柳穿鱼当酒钱。
酒酣日暮船头宿,醒看江水捧团玉。
浩歌一曲写幽情,欸乃声中山水绿。
山水绿,快我心。
船头有鱼可换酒,莫管兴亡与古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渔夫自由自在的江上生活,表达了知足常乐、远离世俗纷争的人生态度。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用"水深得鱼多,水浅得鱼少"的渔家谚语,比喻人生道路有顺有逆,就像江水有深有浅一样自然。接着用"崎岖"的山路和"浩渺"的烟波对比,暗示人间的路难走,不如像渔夫一样在广阔天地间逍遥。

2.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渔家生活:有妻儿相伴,整条船就是全部家当。傍晚收网后用柳条穿鱼换酒,醉卧船头看月亮倒映江面,醒来对着山水唱歌。这些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展现简单却满足的生活状态。

3. 结尾点明主旨:只要船头有鱼能换酒,就不必操心天下兴亡和历史变迁。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其实是作者对复杂现实的逃避,用渔夫的形象寄托自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用鲜活的渔家生活场景,让读者感受到平凡中的诗意 - 通过对比(人间vs自然、忙碌vs闲适)突出主题 - 语言如民歌般朗朗上口,"山水绿"的重复使用增添韵律感 - 传递了一种超越时代的智慧:在浮躁世界中保持内心平静

这种将哲理融入日常生活的写法,让现代读者也能产生共鸣——我们虽然不能真的去做渔夫,但可以学习这种淡泊名利、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