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扬州 和寄庵,即赠
正冷烟、斜照当楼。
笑指鬓丝,又惹天涯新愁。
袖衔诗卷还凭眺,共去鸿、身世悠悠。
登临事,重阳近,悄然风雨都收。
长忆南都俊游。
纷画帧词笺,坐啸冥搜。
泛舸素波,醉里曾盟沙鸥。
老来桑海销清泪,谱绮琴闲写幽忧。
遥与和,梅边白石,笛外蘋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江边景色,同时也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思考。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 场景设定: - 选在秋日的傍晚时分,诗人站在江边,身边有淡淡的烟雾和夕阳的余晖。 - 景色宁静而略带忧伤,给人一种淡淡的怀旧感。
2. 情感表达: - 诗人提到了“鬓丝”,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的年华已逝,同时也提到了“天涯新愁”,表明诗人对于远方或未来的忧虑。 - 诗人握着诗卷,眺望远方,思绪万千,仿佛与远方的故友进行了灵魂的对话。
3. 历史回忆: - “长忆南都俊游”表明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尤其是与朋友们共同度过的那些愉悦时刻。 - 通过“画帧词笺”“坐啸冥搜”等描述,诗人勾勒出了一幅朋友们共同创作、探讨文学艺术的画面,充满了诗意和乐趣。
4. 现实情感: - 过去的欢愉与现在的孤独形成了对比,诗人透露出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处境的无奈。 - “老来桑海销清泪”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衰老后的孤独与伤感。
5. 自然景物与情感交融: - 诗中提到了“泛舸素波”(泛舟在清澈的湖面上)和“醉里曾盟沙鸥”(曾与沙鸥盟约,泛舟醉酒),这些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体现了诗人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向往。 - 最后,“遥与和,梅边白石,笛外蘋洲”则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画面,梅花、白石、蒹葭(蘋洲)勾勒出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通过这些元素,诗人的内心世界得到了生动的展现,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渗透着深厚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体会到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