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答寄四哥武汉,用圆明园联句原韵
自重阳、孤怀廖落,倦歌金缕。
故园登临长啸客,纵目关山非旧。
渐凋尽、御沟枯柳。
闻道团城移玉佛,想而今、佛也眉儿皱。
谁怨得,黄花瘦。
倾城消息今初透。
又无非、和亲策妙,岁金输够。
叔侄君臣前日事,此日舆图换绣。
费几度、新亭沾袖。
书卷生涯兄莫问,算书生、到此真何有。
南去雁,频回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词是回答四哥在武汉寄来的信,并使用了圆明园联句的原韵。让我们逐句解析:
1. “此意兄知否。”开篇即点明,我心中的情感和想法,四哥你是否知道呢?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引发读者对下文的好奇。
2. “自重阳、孤怀廖落,倦歌金缕。”描述的是自从重阳节以来,我就感到心情低落,疲倦地唱着金缕曲。这句词展示了词人的孤独和无奈的心情。
3. “故园登临长啸客,纵目关山非旧。”这里提到词人回到故乡,看到曾经熟悉的山水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美好。他感到悲伤和无奈,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4. “渐凋尽、御沟枯柳。”描绘了御沟旁的柳树已经枯萎凋零,象征着昔日繁华的消失和岁月的无情。这里的景色使词人更加伤感。
5. “闻道团城移玉佛,想而今、佛也眉儿皱。”听说团城的玉佛被移动了,想到现在,连佛也会皱眉表示不满。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怀念。
6. “谁怨得,黄花瘦。”谁还会抱怨那凋零的菊花呢?这是对上面情感的总结,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接受。
接下来是下片的内容:
7. “倾城消息今初透。”关于这座城市的消息今天终于传出来了。这里暗示了城市的变化和新的消息的出现。
8. “又无非、和亲策妙,岁金输够。”无非是采取和亲的策略,每年进贡金钱等物品。这是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描述,词人对此感到无奈和不满。
9. “叔侄君臣前日事,此日舆图换绣。”过去的君主与臣子的关系已经改变,现在的地图也已经更换。这是对世事变迁的直接描述,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10. “费几度、新亭沾袖。”为了这一切的改变,我们付出了多少眼泪和汗水。这里的“新亭沾袖”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这些变化的情感反应。
11. “书卷生涯兄莫问,算书生、到此真何有。”关于读书求学的生涯,四哥就不要再问了。作为一个书生,我到现在有什么收获呢?这是对书生生涯的反思和质疑。
12. “南去雁,频回首。”向南飞去的雁子,经常回头望一望。这里表达的是词人对故乡和过去的留恋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描绘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词情感丰富,用词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