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一雨破烦暑,独园涵晚清。
高人澹无虑,客子若为情。
残照望中下,乱蝉声里明。
冥冥百灵散,何处觅亏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傍晚的宁静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超脱与思考。

前两句写一场雨打破了闷热的暑气,独自在园中感受到傍晚的清凉。这里用"破"字生动地表现出暑热被雨水驱散的爽快感,"独园"则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两种心境:高人(隐士)淡泊无忧,而客居他乡的游子却满怀愁绪。夕阳在视线中缓缓西沉,蝉鸣声里天色渐暗。这里"乱蝉"的嘈杂与"明"的暮色形成听觉与视觉的对比,暗示着世事的纷扰与自然的永恒。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暮色中万物渐渐隐去,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里,哪里能找到绝对的圆满或缺憾呢?诗人用"百灵散"比喻万物归寂,"亏成"则暗指人世间的得失成败,表达了一种看透世事的豁达心境。

全诗以细腻的景物描写为载体,通过雨后的清凉、暮色的变化等自然意象,传递出超然物外的人生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深远,让读者在感受夏日傍晚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淡泊宁静的胸怀。

杨弘道

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