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香亭是要离专诸梁鸿葬处为周公瑕赋
后有专诸墓,前有要离坟。
梁鸿客冢落其畔,断碑荒草愁氤氲。
雄心不朽地自烂,侠骨生香天欲焚。
洒酒浇青天,烧纸问白骨。
名呼千年鬼,应声如咄咄。
往事忽在前,怒立头上发。
江风飞剑鱼喷刀,王僚庆忌如吹毛。
谁言南人太孺子,吴门气夺秦关高。
出关先生五噫去,舂米却慕延陵豪。
主人知客亦已晚,死同剑侠埋蓬蒿。
今日亭长生相逢,击鲜置酒非伯通。
当年三子我谁是,著书学剑皆成空。
壁鱼浪蚀五车字,纯钩血死秋芙蓉。
行将变名姓,吴市酣冥冥。
君无擅声价,日写《黄庭经》。
不如铲却退笔冢,酒花春满荼綍青。
君不见尊前侠香吹不了,太玄寂寞成都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事迹的敬仰之情。
首句“阖闾城头垂白云”,描绘了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阖闾城的景象,白云缭绕,给人一种宁静、庄重的感觉。接着“周家亭子当斜曛”,则将视角转向了周家亭子,夕阳西下,映照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接下来两句“后有专诸墓,前有要离坟”,提到了两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专诸和要离。他们的故事在后世被传颂,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形象。
“梁鸿客冢落其畔,断碑荒草愁氤氲”,这里又回到了梁鸿这个历史人物身上。他曾经客居在周家亭子附近,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传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遗迹已经变得破败不堪,只剩下一片荒凉。
“雄心不朽地自烂,侠骨生香天欲焚”,这两句则是对英雄精神的赞美。尽管他们的肉身已经消逝,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这种精神如同烈火般燃烧,仿佛要焚毁整个天空。
“洒酒浇青天,烧纸问白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来纪念这些英雄,让他们的精神永存于世。
“名呼千年鬼,应声如咄咄”,这里的“鬼”指的是那些被后人铭记的英雄们。他们的名字虽然已经流传千年,但依然如同幽灵一般活跃在人们的记忆中。而“咄咄”则是形容这些人的声音如同雷霆般响亮,让人无法忽视。
“往事忽在前,怒立头上发”,这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那些英雄们的事迹仿佛就在眼前,让他感到愤怒和激动。这种情感在他的头上爆发出来,仿佛要将他的头颅都震碎一样。
“江风飞剑鱼喷刀,王僚庆忌如吹毛”,诗人在这里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当时的战争场景。江面上的剑气如同狂风一般猛烈,鱼儿在水中喷吐着刀光。而王僚和庆忌这两位国君也如同羽毛一般脆弱,一触即倒。
“谁言南人太孺子,吴门气夺秦关高”,这句诗则是对当时吴国气势的赞叹。有人认为南方的人太过软弱,但吴国的实力却足以傲视群雄。这里的“吴门”指的是吴国,而“秦关”则是指秦国的关口。
“出关先生五噫去,舂米却慕延陵豪”,诗人在这里提到了另一位历史人物——伍子胥。他曾因不满吴王的暴政而出逃到楚国,最终帮助楚平王复辟成功。而伍子胥的妻子也因为忠诚而被尊为“齐侯之妻”。
“主人知客亦已晚,死同剑侠埋蓬蒿”,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伍子胥的惋惜之情。他原本有机会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却因为时机不对而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最后,他和剑侠们一同埋藏在蓬蒿之中,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今日亭长生相逢,击鲜置酒非伯通”,这里的“亭长”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小官,负责管理乡里的治安。诗人在这里与亭长相遇,共同饮酒庆祝。然而他却感叹自己并非真正的豪杰,只是一名平庸的小官而已。
“当年三子我谁是,著书学剑皆成空”,这句诗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反思。他曾经梦想着能够像专诸、要离和伍子胥那样成为一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但最终却发现自己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学习武艺和文学。
“壁鱼浪蚀五车字,纯钩血死秋芙蓉”,这句诗则描述了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许多文人墨客都纷纷投身于政治斗争中。然而,他们的结局却往往是悲惨的。就像墙壁上的鱼被海浪侵蚀掉一样,他们的才华也被无情地消磨殆尽。
“行将变名姓,吴市酣冥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他担心自己的名字会被世人遗忘,只能在吴市中度过孤独的时光。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君无擅声价,日写《黄庭经》”,这句诗则是对朋友的劝勉。他希望朋友不要过于追求名利,而是应该专注于修行和修炼自己的内心。同时,他也鼓励朋友每天坚持书写《黄庭经》,以此来净化自己的心灵。
“不如铲却退笔冢,酒花春满荼綍青”,这句诗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他建议朋友应该放下那些无用的功名利禄,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同时,他也提醒朋友要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君不见尊前侠香吹不了,太玄寂寞成都亭”,这句诗则是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赞美。他感叹这些英雄们的事迹已经被人们遗忘,只留下一座寂寞的成都亭子作为他们的象征。然而,他相信这些英雄的精神仍然会在人们心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