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澹公

出世翻多事,生平竟若何?
批鳞真给谏,托钵是头陀。
老骥当风立,冥鸿踏雪过。
总无虚岁月,何用补蹉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赠别澹公》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主要表达了对澹公这一人物的评价和对其人生的感慨。下面我来用现代语言帮你分析这首诗:

首先,诗人开头说“出世翻多事,生平竟若何?”,这里诗人是在感慨澹公选择出家之后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清静,反而充满了麻烦和挑战。这里的“出世”指的是澹公出家为僧,脱离尘世,但“翻多事”说明他出家的生活并不顺心。

接着,“批鳞真给谏,托钵是头陀。”这里用“批鳞”来形容澹公的直言敢谏,就像鱼鳞一样坚硬,不易被伤害;“托钵”则是说澹公出家后以化缘为生,就像头陀(一种行脚僧)一样。这两句诗赞扬了澹公的勇气和坚定。

然后,“老骥当风立,冥鸿踏雪过。”这两句比喻澹公就像年老而精神矍铄的骏马,面对大风依然屹立不倒;又像在天空中飞翔的大雁,即使踩着雪地也能轻松飞翔。这里的比喻赞扬了澹公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坚定前行。

最后,“总无虚岁月,何用补蹉跎。”诗人表达了对澹公人生的态度,认为他一生没有虚度光阴,所以不需要为过去的岁月感到惋惜。这里的“补蹉跎”意味着挽回过去的遗憾,而澹公的一生是充实而有所成就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澹公生活的描写,赞扬了他的坚强、勇敢和充实的人生,表达了诗人对澹公的敬佩和对其人生价值的肯定。

汪楫

(1626—1689)江南休宁人,居扬州,字舟次,号悔斋。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检讨。曾充册封琉球正使。旋为河南府知府,官至福建布政使。早负诗名,与汪懋麟并称“二汪”。有《悔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