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郭清华席上为放琴客而新有所盼,赋以见喜)
风涟乱翠,酒霏飘汗洗新妆。幽情暗寄莲房。弄雪调冰重会,临水暮追凉。正碧云不破,素月微行。
双成夜笙,断旧曲、解明榼。别有红娇粉润,初试霓裳。分莲调郎。又拈惹、花茸碧唾香。波晕切、一盼秋光。
双成夜笙,断旧曲、解明榼。别有红娇粉润,初试霓裳。分莲调郎。又拈惹、花茸碧唾香。波晕切、一盼秋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婆罗门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宴会的场景,同时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浅出地分析这首诗:
1. 场景描写
- “风涟乱翠,酒霏飘汗洗新妆。”:风轻轻吹动,搅动着绿色的树叶,酒气飘散,让人汗流浃背。这里的“新妆”指的是参加宴会的人们精心打扮后的模样。整体氛围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 “幽情暗寄莲房。弄雪调冰重会,临水暮追凉。”:这些细腻的情感寄托在莲房之中,仿佛与莲花的芬芳融为一体。诗人提到“弄雪调冰”,可能是指调琴或者弹奏乐器的高超技艺,表现了宴会的雅致和热闹。2. 人物活动
- “正碧云不破,素月微行。”:天空中乌云还未散去,但月亮已经高悬,洒下柔和的光芒。这暗示着夜晚即将来临,宴会还在进行中。 - “双成夜笙,断旧曲、解明榼。”:双成指的是舞者,她们在月光下吹奏着笙,弹奏着旧时的曲子,解开精美的酒杯。这里的“断旧曲”可能意味着诗人在享受过去的美好时光,同时也预示着新的期待。3. 内心情感
- “别有红娇粉润,初试霓裳。”:诗人提到“红娇粉润”,可能是指宴会上美丽的女子,她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显得娇艳欲滴。而“初试霓裳”则意味着她们初次尝试穿上霓裳羽衣,展示自己的美丽。 - “分莲调郎。又拈惹、花茸碧唾香。”:诗人与女子一起分莲,调琴弹奏,彼此间的情谊在音乐的共鸣中愈发深厚。女子口中吐出的香气,仿佛也能感染到诗人。4. 意境与美感
- “波晕切、一盼秋光。”:湖面上泛起涟漪,月光洒在水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晕。诗人用“一盼秋光”来表达自己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留恋。总的来说,这首《婆罗门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幅美妙的宴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