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原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译文及注释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万树上都有蝉在鸣叫,惊吓了河对面的虹彩,在乐游原里有阵阵的西风。
隔岸:河的对岸。

(xī)和自趁虞(yú)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羲和驾着太阳车,一直到黄昏时分才停下来休息,不肯让这夕阳结束,不肯让太阳掉头向东。
羲和:古代神话中驾驭太阳车的神。虞泉:亦作“虞渊”,传说为日没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树上都有蝉在鸣叫,惊吓了河对面的虹彩,在乐游原里有阵阵的西风。
羲和驾着太阳车,一直到黄昏时分才停下来休息,不肯让这夕阳结束,不肯让太阳掉头向东。

注释
乐游原:亦作“乐游苑”,古苑名。
隔岸:河的对岸。
羲和:古代神话中驾驭太阳车的神。
虞泉:亦作“虞渊”,传说为日没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乐游原》描绘了夏日傍晚的原野景色以及日落的景象。让我们逐句来分析一下。

第一句:“万树鸣蝉隔岸虹。”描述的是无数蝉在树间鸣叫的景象,而且声音仿佛穿越了河岸上的彩虹(暗指美景),传达到读者耳中。这句诗刻画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夏日午后,蝉鸣和彩虹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第二句:“乐游原上有西风。”描绘了凉爽的西风在乐游原上吹拂的景象。“乐游原”可能是诗人欣赏美景的地方,西风则带来了夏日的清凉感,也预示着日落的到来。

第三句:“羲和自趁虞泉宿。”这里的“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常被用来象征太阳。“虞泉”则可能指的是日落时太阳所在的地方,即西方之地。这句诗描述了太阳神羲和在日落时分逐渐走到虞泉之地准备休息的情景。这个表达不仅展示了时间的流转,也展示了自然之美的循环。

最后一句:“不放斜阳更向东。”这句描绘了日落的景象。太阳虽然落向西方,但它留下的余晖依然照耀着大地,使得整个天空都呈现出美丽的斜阳景象。然而,即使如此美丽,太阳也无法再向东升起,暗示着一天的结束和新的一天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之美的变化。诗人的情感也随着太阳从西山的落下而发生变化,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新一天开始的期待。整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通过具象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