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江边亭子的闲适风光,展现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悠然心境。
前两句"处处日驰销,凭轩夕似朝"是说:整日奔忙的时光在这里仿佛静止,傍晚靠着亭栏竟像清晨般充满生机。这里用时间错觉表现江亭能让人忘却尘世烦扰。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江亭所见:渔夫悠闲划船,水鸟迎着潮水嬉戏,树木掩映着渡口小亭,远处城郭连接着山寺。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画卷,渔翁、飞鸟、树亭、远寺四个层次由近及远,既有生活气息又有超脱意境。
最后两句点出主题:这样的景致正是隐士向往的耕樵生活。诗人用反问语气"因谁报隐者",暗示自己就是那个被江亭美景吸引的隐逸之人,在这里找到了理想的生活图景。
全诗妙在通过寻常景物传递出世心境,没有直接说"我要隐居",而是让读者从渔舟、飞鸟、远寺这些意象中自然感受到远离喧嚣的宁静之美。语言清新自然,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水墨画,让忙碌的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闲适与超脱。
项斯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