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在杭州为已故亲友立碑后的感慨,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时光流逝的无奈。
开头用"片石羊公后"的典故(羊公指晋代名将羊祜,他死后百姓在碑前落泪),说现在立碑的地方江水凄凉,暗示物是人非。接着夸赞碑文写得好,能让千万家人感动落泪,说明文字可以跨越时间传递情感。
中间用"鵩集"(不祥之鸟)和"鸾回"(吉祥之鸟)的对比,说虽然死亡是永恒的,但刻在碑上的文字永远新鲜。最后感叹自己不忍心回头看,因为随着时间流逝,再好的文字也会蒙上灰尘,暗指记忆终将模糊。
全诗通过立碑这件事,探讨了文字记录与情感记忆的关系:文字能短暂留存记忆,但终究敌不过时间。语言朴实却充满哲理,让人感受到生命短暂与记忆永恒的深刻矛盾。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