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轻花拂露,长空挂月,人在秋香院小。
盈盈一水两相思,■能得、佩环声绕。
铢衣罗薄,翠蛾愁损,试向琼绡低告。
无端窗外晓光催,掩泣望、星桥又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相思的场景,充满了唯美而忧伤的意境。

上片以写景开篇:轻盈的花瓣沾着露水,夜空中挂着明月,主人公独自在飘满桂花香的小院里。这里用"秋香"暗指桂花,既点明季节,又营造出清幽氛围。"一水两相思"化用牛郎织女典故,暗示恋人被分隔两岸,只能靠想象听到对方佩玉的声响,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让思念更显深刻。

下片转入人物特写:女子穿着轻薄的纱衣,愁眉紧锁,对着手帕低声倾诉心事。"琼绡"(精美的手帕)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古代女子含蓄的思念方式。最令人心碎的是结尾:不知不觉天已破晓,她含泪遥望,发现银河上的鹊桥早已消失。这个戛然而止的结尾,既呼应了开头的银河意象,又用"又杳"二字强调这种相会无期的痛苦是循环往复的。

全词妙在将神话与现实交融,通过"星桥"这个意象,把人间女子的相思与牛郎织女的传说重叠,让个人的情感体验获得了永恒的诗意。词中"拂露""低告"等细腻动作描写,配合"愁损""掩泣"等情绪刻画,塑造出一个立体鲜活的思妇形象。通篇没有直抒胸臆的呐喊,却通过环境烘托、细节白描,让缠绵悱恻的思念自然流淌,展现了宋代婉约词含蓄深婉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