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萧后妆楼
凭君莫问妆楼处,御沟烟水如旧。满目江山,古而无死,此日定应谁有。
乌栖鹿走。只一段铅华,芳名未朽。直道忘情,试来此地断肠否。
春风何限当日,下帘声一派,远山青后。凤胫灯昏,龙香拨暖,消得宿妆残酒。
寂寥清漏。早一曲回心,几时重奏。付与昏鸦,夜寒喧禁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一座废弃的妆楼为切入点,用今昔对比的手法道尽历史沧桑。开篇"御沟烟水如旧"立刻营造出物是人非的氛围——宫墙边的水沟还在,但当年住在这里的人早已消失。词人用"古而无死"这种矛盾的说法,强调自然永恒与人事无常的对比:江山不会老去,但王朝更替就像"乌栖鹿走"般匆匆。
中段笔锋转向妆楼往日的繁华。"凤胫灯昏,龙香拨暖"六个字活画出宫廷夜宴的奢靡:凤凰造型的灯台映着暖光,龙涎香的烟雾中有人弹奏乐器。但这些热闹终究像"宿妆残酒"一样,天亮就会消失。最后词人用寒夜中乌鸦的叫声和柳枝的沙沙声作结,让整首词的寂寥感达到高潮——曾经的回心院乐曲,如今只剩自然界的声音在宫廷废墟上回荡。
全词最妙的是始终在"说反话":表面写妆楼"芳名未朽",实际在说繁华易逝;看似问读者"断肠否",其实答案早已藏在萧瑟的景物中。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直接抒情更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